挥之不去的二十岁———–我与挪威的森林

给我曾经拥有和错过的人们
给我自己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一直想要写一篇书评来看看多年以后会有怎样新的评价.也为了为过去画一个句号.我不愿承认这是一本影响我最大的作品,但不论愿不愿意,它对我的改变早已深深植入身体里了.
头一次看挪威的森林是在十四岁,无知而又焦躁不安的年纪.开始的进程很快,甚至从没看过这么顺着往下读的书.往后一年里又看了不下六七遍,直至十六岁时决定再也不会碰它至今,书没动过位置,封面上积了厚厚的灰尘.
小说永恒的主题是爱情和死亡.村上也不例外.一部”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却是以不断的死亡作为前进的转折点,以至于开头便突兀的引出了全书的中心: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就上下文看来,这无疑是没头没脑的一句.这句话就木月的死之于渡边的人生而言,未免太过强烈了一点.因为这句话本是全书的纲领,而绝不是一件是之于一个人一时的感受可以描摹的.对直子而言或许更恰当一点,毕竟他是她身体的一部分,于是他的死遍也植入了她的生命.就全书而言,直子亦是”死亡”这条线的中心.从木月到直子的姐姐,再到直子自己,死亡成了他们在世界上生存过的唯一证明.木月的死,或许只是因为好奇,或许有一点点对自由的渴望.正如书中所说,木月与直子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地球的引力对于他们太过沉重,空气太过浓厚(参见<舞舞舞>). 那么重压之下他们只能渐渐坍缩,越来越喘不过气的时候终于就湮灭了.而别人看来这没有丝毫征兆,因为这样的引力,这样的空气正合适,完全看不出来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似乎很难和别的人打交道,用的好像也是自己的语言.
直到渡边像一块导体一般插进他们的磁场.要知道,切割磁感线会产生电流,就好象他们之间无数次的三人世界一样;可是同时,导体本身也会受到磁力的影响.渐渐的,渡边身上也染上了这深深的孤寂感,开始变得与世隔绝了.可以说,木月的死及时让渡边从陷入深渊的边缘走了出来.只不过也很受伤,他选择了自我放逐.这是第一次的渲染,将死亡带入他身体的一部分.幸而他同时与现实世界保持联系,比如女友,比如敢死队.比如永泽.书籍与性是最好的麻痹神经的药剂,两者永泽都带给了他.开始渡边或许真是借此来忘记死亡的阴影与直子的喘息,因为当身体被占据的时候是无法进行思考的.到了后来则完全是一种惯性,一种停不下来的惰性.一段空虚而糜烂的生活.摧残身心.
幸而遇到了绿子.至少从那种灰色的生活中解脱了出来,可以转而把星期天的精力投向一些仍然不很正经不过并不伤身体的地方,比如吃饭,比如闲逛,比如午夜场电影.看得出来,渡边可以在这样的关系中居于主导作用,可以说着恰到好处的笑话,任由身心流淌,浑然不似跟直子时的小心翼翼还略带愧疚的心情.在绿子的世界里是看不到死亡的阴影的.她是这个世界朝气蓬勃的另一面.放松的心情和注目于其他人和事物永远是排遣往事不快的最好方法.不消说,楼顶看火灾接吻的场景可以说是百分之百青春的恋爱的部分.
直子像秋天,银白的月光洒在身上,微凉的感觉;绿子则是夏天,燥热的房间,闷的喘不过气来,浑身也痒痒的,阳光下,一粒粒灰尘的看得清清楚楚.
在爱情与死亡交织中间,是渡边的人生成长.不得不承认,看了这本小说让我一直有个错觉,一个男人,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也是会有女孩子上钩的.事实证明永远不会是这样.
不得不提到的是,当初有冲动要看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学姐的一篇书评.信手拈来的文字,一点微凉的感觉,甚至落泪的冲动,比原作更是契合了norweigian wood的意境.更让人惊讶的是,我完全没法想象她是如何从充斥着口交的篇幅里,发掘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我一直觉得,这里所有的性描写,统统应该删掉,完全不能融入所要呈现的主题.尤其是一个个无聊至极的口交镜头,简直就像一个不得不熬夜的人要靠看一会A片来提提精神好继续下去.直子每次的口交,已经完全失去了任何肉体的意义,而更像是一种宗教仪式般肃穆,岑寂.这或许是全书弥漫的孤独感的源泉.直子是一个真正孤独的存在,任何在他周围的人都会被吸进深深的漩涡,黑洞一般被抽尽生气.渡边知道直子不爱他,可是没法拒绝.
直子的死虽然是一阵阵痛,也是一种解脱.一如木月的死之于渡边一样.之后他才能重新从世界的彼处回到此处,也终于发觉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的重要性.当然,他亦需要通过跟别人上床来确认这样的存在,这个人碰巧是玲子,一个同样需要通过痛与冲击的现实来确认自身存在的人.当一个人有并不为情欲的性交,不可不说是成长了.这完全有别于之前在外随意的留宿,那些仅仅是无聊的消遣,排遣极度空虚的方法,其本身也是极度空虚无聊的,更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现在则真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孤独,仿佛置身迷雾森林一般,对死去的人的留恋,对往昔的感叹,对未来的不确定,都让主人公不得不依靠肉体的冲击来拉回现实世界.由是,绿子这样鲜活的生命才显得尤其弥足珍贵,因为她是联系现实世界的唯一纽带.
在读本书之前与之后,我对日本文学的了解也仅限于几个人.如果说川端康成描绘的是幻想的,飘渺的意境,那么夏目漱石刻画的则是抽丝剥茧般深刻的现实.至于村上春树,我更倾向于是”真实”.的确,他笔下尽是些细小入微的个人,不具备任何代表性.以至我相信<挪威的森林>可以百万个人为主角写上百万钟故事.另一方面,这样几乎不具社会意义的文字永远也只能是小资产阶级茶余饭后消遣的途径.他们无意反应什么,无意抨击什么,仅仅是一个个独立,彷徨的存在.一剂精神的鸦片,向空虚深处更加空虚.
现在再回头看那些文字,感受到的完全是当时的场景: 昏黄的台灯下翻着书, 淅淅沥沥的雨中的公交车, 流汗的操场, 秋风萧瑟里的电话亭……渡边直到三十七岁才回忆起二十岁的时光, 我现在二十四岁,已经开始留恋十四岁那年的人和事和我自己了. 可笑的是,那时的我那么意气风发,左右逢源,现在却只剩我独自个待在原地,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走在不同的,与我再无关联的轨迹.
我不知道自己是记性太好,还是根本记性就太差,以至于都忘记自己该忘了那些事.
我仿佛看到我走上永泽的结局.<无可追回的懊悔>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